駐守在空間站的宇航員用機械臂抓住緩緩接近的貨運飛船,使其“停泊”在空間站上,以進行太空居住物資和科學實驗材料的補給。在地球和空間站之間來回穿梭的,既有載人飛船,也有貨運飛船,而且不僅來自一個國家。這樣的畫面,未來或?qū)⒃谥袊臻g站經(jīng)常見到。
近日,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和聯(lián)合國外層空間事務辦公室聯(lián)合宣布,17個國家的9個科學項目成為計劃在2022年前后建成的中國空間站科學實驗首批入選項目。經(jīng)過層層選拔的首批9個項目,涵蓋了空間天文、空間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、航天醫(yī)學、空間物理、應用新技術等前沿科學領域。這些項目的入選以及后續(xù)合作計劃的醞釀,標志著中國空間站國際合作進入新階段,也呼應著去年“聯(lián)合國外空會議50周年”高級別紀念活動所倡導的價值理念:“在和平利用外空領域加強國際合作,以實現(xiàn)命運共同體愿景,為全人類謀福利與利益”。
眾所周知,空間站的建設難度、風險、投入都非常巨大。建成后,既是航天員的“太空之家”,也是科學研究的“太空實驗室”。占據(jù)著科學的“制高點”,這個一流的太空實驗平臺,將為科學家們?nèi)〉檬澜缂壍闹卮笸黄铺峁C會。中國自主建造空間站,宣布并非只為本國使用,而是為全人類所用。這樣的大手筆生動詮釋了合作共贏,充分體現(xiàn)了開放包容,并始終致力于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,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鮮活寫照。聯(lián)合國官員由衷感嘆,認為“中國開放空間站是一個‘偉大范例’”。
“偉大范例”背后,是“全球共享太空”的理念和中國實實在在的行動。的確,太空屬于全人類,和平利用太空是各國理應秉承的宗旨,但能否進入太空和利用太空還要看能力是否具備。從火箭、飛船、空間站的研制、發(fā)射以及航天員的培養(yǎng)訓練,空間站建造體現(xiàn)了一個國家的航天綜合實力,這種實力來自幾十年如一日的積累和投入。中國開放空間站使用,將有力促進載人航天國際合作,讓更多國家有機會參與載人航天技術研究,跨越技術鴻溝;另一方面,在中國空間站開展的來自全球的科學實驗,會進一步促進太空探索和合作,讓各國發(fā)揮所長,攜手作出有益于全人類的豐碩科學成果。毫無疑問,這才是共享太空的真正意義。
被稱為“偉大范例”,還在于它秉承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,對接著人類探索未知、走向深空的共同夢想。小到我們每一個人,大到整個地球文明,都有探索星際的好奇與向往??臻g站的開放,讓來自不同國家、不同民族、不同文化背景的科學家們能夠探索更加遼遠的星空。而這種開放的文明特質(zhì),對人類未來探索火星甚至更遙遠星球而言,同樣不可或缺。它會像黏合劑一樣緊緊將人們凝聚在一起,在共同應對風險挑戰(zhàn)中奔向未知的星辰大海。
“來吧,與中國空間站一起飛翔!”想象這樣一幅畫面:深邃的太空中,藍色的地球隨著時間的流動光影變幻,人類憑借著自己的智慧和勇氣,接續(xù)飛出地球,飛向燦爛無比而又寂靜無聲的宇宙深處。而中國空間站,將成為其中一個壯麗的節(jié)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