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國首相約翰遜領導的政府經過和反對黨的幾番鏖戰(zhàn),在10月29日基本敲定于12月12日提前舉行大選。此前英國提出將“脫歐”期限推遲到2020年1月31日的申請獲得歐盟同意,英國又一次暫時避免“無協議脫歐”。輿論分析認為,英國即將迎來最不可預測的一次大選,提前大選能否打破目前“脫歐”僵局,仍是未知之數。英國“脫歐”依然充滿不確定性。
議會通過提前舉行大選法案
英國議會下院10月29日投票通過了英國政府提出的一項法案,同意在12月12日提前舉行大選。10月30日,英國上議院初步通過提前舉行大選的法案。在法案經過英國女王的正式批準后,英國將迎來1923年以來首次在12月舉行的大選。
約翰遜本月早些時候表示,本屆議會已經“名存實亡”,無法完成“脫歐”任務,提前大選是打破僵局的唯一辦法。
2017年6月英國前首相特雷莎·梅發(fā)起提前大選后,執(zhí)政的保守黨在議會下院便失去半數以上席位,造成“懸浮議會”,這種狀況一直持續(xù)到今天。正因如此,保守黨政府提出的“脫歐”協議屢遭議會否決。特別是約翰遜上臺后,開除了21名在“脫歐”問題上與政府立場相左的保守黨議員后,執(zhí)政黨在議會下院喪失了多數優(yōu)勢,在“脫歐”協議的表決中更加被動。
此前一直反對提前大選的反對黨工黨領袖科爾賓此次也“開了綠燈”,表示大選前英國“無協議脫歐”的風險已經排除,同意提前大選。
有分析認為,約翰遜希望通過提前大選奪回議會控制權,從而按照自身意愿順利“脫歐”。但在野黨派支持提前大選,也都各有所圖,未來各黨派將為此展開激烈博弈。
多重因素可能影響投票結果
根據目前的議程設置,英國議會下院將于11月6日解散,5周之后選民開始投票,開啟英國自2015年以來的第三次大選。然而,英國各政黨和民意的“脫歐”立場仍存在巨大分歧。分裂的民意、政黨間博弈乃至陰冷的天氣等多重因素,都可能直接影響投票結果。
英國媒體分析稱,支持“脫歐”的選民將投票給執(zhí)政黨保守黨或英國“脫歐黨”。而支持“留歐”的選民給工黨、自由民主黨投票的可能性更大。自由民主黨表示其方針是撤回“脫歐”,工黨較為支持“軟脫歐”,即英國留在歐盟單一市場和關稅同盟,蘇格蘭國家黨則支持“二次公投”。
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教授莎拉·霍博特對本報記者表示,與英國以往的大選不同,此次大選中,部分保守黨和工黨的選票將向小黨派分流。一些“脫歐派”選民可能從支持保守黨改為支持英國“脫歐”黨;而工黨的支持者也可能轉向自由民主黨。“在‘脫歐’僵局持續(xù)3年多后,一些民眾對保守黨和工黨這兩大黨派感到失望,因此選票可能會從兩大黨分散至一些小黨派。” 霍博特說。
目前,大選能否幫助英國早日“脫歐”仍是未知數。有媒體認為,如果保守黨能在大選中贏得議會絕對多數,英國有望在明年1月31日前如期“脫歐”,但如果沒有一個黨派能在選舉中獲得絕對勝利,那么“脫歐”前景將越發(fā)迷茫。一旦出現“留歐派”政黨上臺,英國“脫歐”的走向很可能發(fā)生巨大轉變。
英國智庫“變化歐洲中的英國”主管阿南德·梅農認為,英國即將迎來最不可預測的一次大選。
“脫歐”懸而未決拖累英國經濟
“脫歐”懸而未決,英國經濟已經精疲力竭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(IMF)日前發(fā)布最新一期《世界經濟展望報告》,將今年英國經濟增長預期從1.3%下調至1.2%,認為“脫歐”不確定性不僅拖累英國經濟,也是影響世界經濟的主要因素之一。
英國2018年經濟增長1.4%,比2017年1.8%的增速有所放緩,為2012年以來增長最慢一年。如果今年英國經濟增速符合IMF預期,將為近幾年來的新低。
英國機械制造業(yè)雇主聯合會近日表示,在10月31日前排除“無協議脫歐”的可能性對制造商來說是有利的,但“脫歐”反復延期將嚴重損害英國制造業(yè)的盈利能力。
相關數據顯示,在“脫歐”不確定性增大的情況下,供應鏈中斷可能會使英國五大制造業(yè)凈利潤減少30%,而近一半企業(yè)已經感受到歐洲客戶或供應商與其開展業(yè)務的熱情下降。其中受打擊最大的汽車行業(yè),1/3企業(yè)在裁員,約80%的汽車制造商對未來業(yè)務前景感到擔憂。
英國政府此前發(fā)布的報告稱,與留在歐盟相比,英國不管以何種方式“脫歐”,其經濟都將受到負面影響。
有專家指出,隨著“脫歐”日期不斷推遲,對“脫歐”前景迷茫的擔憂以及低迷的經濟環(huán)境正在拖累企業(yè)投資和居民消費。面對經濟下行壓力,降息成為多國政策選項,但“脫歐”前景的不確定性加大了英國央行的決策難度。